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03-03 18:20 信息来源: 市交通运输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各区、县(市)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结》和《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对照目标要求,细化任务、强化执行,确保2023年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2月10日             



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我局抢抓重要窗口期,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建设网络大城市”的总体部署和对标对表“两个先行”、聚焦聚力“五个率先”等要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落实交通“融杭联甬接沪”步伐,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综合交通投资额再创历史新高,公交服务质量、“两客一危”智控指数、道路水路运输周转量等纳入GDP核算的关键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出行城市,成功进入“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有力承担了省内多地疫情支援转运任务的时代使命;“营运车辆进出一件事”“学驾一件事”等交通数字化改革成果卓著;各项惠企惠民政策接连落地有声有色。

一、实施设施补强行动,全力保障综合交通建设投资增长

聚焦“扩投资促开工攻坚年”活动,以综合交通建设投资为核心,出台项目推进赛马激励制度,并纳入“交通强市发展指数”,以赛促建,强化督查指导、协调服务。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34.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一)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杭绍台高速城区段克服“5.8”桥梁垮塌事故和“1.4”桥墩位移事件的不利影响,建成通车,全市高速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三条以上高速”;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如期开通,与柯桥段贯通运营,并与杭州地铁5号线实现同台换乘,实现杭绍轨道“一张网”“一票制”“一卡通”;萧山至磐安公路(金浦桥至三江口大桥段)快速化改建工程、527国道新昌大市聚至嵊州黄泽段工程等一批国省道项目建成通车;曹娥江上浦船闸及航道工程交工投用,嵊州三界中心作业区码头完成交工验收;柯诸高速先行段已开工;杭绍甬高速、杭金衢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杭州中环柯桥段、527国道嵊州甘霖至长乐段改建工程、329国道上虞段、235国道诸暨段、曹娥江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诸暨店口综合港区工程(一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二)项目规划加快落地。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上虞段、104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段项目已开工。诸义高速、诸永高速直埠枢纽至街亭枢纽段改扩建、甬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绍兴段、527国道新昌巧英至大市聚段等项目前期按计划推进。诸义高速已完成初步设计编制工作;诸永高速改扩建姚江枢纽节点先行开工;甬金高速改扩建已取得立项批复。

(三)项目前期积极谋划。杭甬高速市区段抬升基本完成抬升方案研究;甬金衢上高速绍兴段和新昌联络线已完成项目线位方案审查;诸嵊高速已完成线位方案审查和工可行业专家审查;合温高速诸暨段已取得立项批复;527国道嵊州长乐至东阳段已完成工可报告;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绍兴段)已完成工可方案。“三区三线”项目增补、文件报送已完成,按照“特事特办、既破常规、又破程序”原则,积极为全市交通建设争取土地指标,为未来较长时期全市综合交通建设将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工作。《绍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绍兴市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绍兴市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已印发。《绍兴港总体规划(2035年)》即将启动报批。

二、实施变革重塑行动,全力谋划科技交通创新实践

(一)着力建设数字化改革项目。积极申报2022年全省交通数字化改革应用基层和社会实践试点,16项场景入选9个跑道,在11个地市中排名并列第一。8月,市数改办印发《绍兴市数字化改革重点多跨场景应用“一本账S2”目录》,我局有9个场景入选数字政府系统试点。农村客运数智服务与监管“新畅行”场景、“学驾一件事”场景先后在市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演示,柯桥区农村公路“路长制”等3个项目入选全省2022年交通数字化改革“最佳实践”,“学驾一件事”应用被评为2022年度全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营运车辆进出一件事”应用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诸暨市“危货两外车辆精准治理”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典型案例,“危货企业信用分级精密智控场景”“蓝黄橙”三色赋码、分级监管措施被固化为《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新修订内容并入选省委改革办“最优规则”。在省交通厅编发的21期市县数字化改革典型案例中,我市已有5个案例入选。

(二)发力贯通省级重大应用。省交通运输厅已上线浙运安、浙路品质、阳光监管、浙里畅行等4个应用,其中浙运安纳入重点应用通报范围,在市县两级交通执法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市浙政钉、浙里办两端应用贯通率和应用活跃率均排名前列。

(三)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产业及技术课题。浙江永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中,拟新签约嵊州蔚星科技总部及卫星研制基地项目和诸暨新宜数字装备智慧产业园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柯桥异地货站挂牌成立。深度调研全市航空产业发展情况,跟进高水平推进通航产业发展项目试点。完成《多塔斜拉桥钢箱梁刚性铰养护指南研究》《路-桥-隧耦合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在建项目科技课题。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企业申报202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实施强本固基行动,全面从严深化党建引领发展

(一)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态化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品读绍兴 背诵经典主题读书月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最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贯彻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分析研判制度,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不同层面的谈心谈话活动,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落实党委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重点任务清单,完善舆情应对工作制度,对疫情防控、交通强市建设、事权调整等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点工作进行思想引导,凝聚共识。

(二)加强党建引领。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目标。扎实推进行业党建工作,提前完成市、县两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建设,完成全市6家重点货运企业党组织建设。召开全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会议,建立市县两级行业党委委员直接联系重点货运企业制度和一企两员制度(一名业务指导员、一名党建指导员),直联重点货运企业35家,选派两员”55名。积极打造好运来党建联建品牌,开展高温慰问、劳模工匠宣讲、最美司机评选等活动。

(三)打造基层堡垒。加强对局属党组织督促、指导、考评工作。组织开展2022三服务活动,共参加1725人次,走访企业371家次、基层单位117家次,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19次。贯彻落实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等制度,选派1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共建铁甲营社区、回山镇荷塘结对村和联系企业开展服务指导。高标准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测,正全力迎国测

(四)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晋升1名职级公务员、完成2名正科级干部试用期满转正。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选派1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组织3名选调生赴基层实践锻炼,做好优秀年轻干部结对培养工作。引进1名聘任制公务员,公开考录2名机关公务员、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遴选3名基层公务员,开展300余名交通运输工程(轨道交通)中、高级职称推荐、评审工作。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加强对群团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完成市本级与越城区交通运输领域相关事权调整,指导越城区交通运输局人员队伍组建并承接了180个交通运输行政审批职能。

(五)抓实廉政建设。制定印发五张责任清单,细化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交通建设年度、月度工作清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定期开展政治生态建设自评,做到突出政治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积极打造一路清风廉政品牌,4家单位被市委评为全市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继续开展交通工程违法转分包、专家评审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印制《交通运输系统警示教育案例汇编》,开展廉政书画摄影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制订落实明查暗访工作方案,开展疫情防控、办公用房等工作情况检查,严格督促整改存在问题。

四、实施除险保安行动,全力抓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一)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印发《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消防)、应急管理和维稳安保工作要点》,明确并压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整合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年、除险保安、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等四大专项行动,每月发布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管控指数。开展“两客一危”智控指数县级评价。1-12月,全市行业上报道路、水路亡人事故3起、死亡3人(次责),同比下降62%和67%;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未发生“两客一危”亡人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二)强化道路、水路、驾培、公交、工程等领域专项治理。持续加强客运站、景区周边巡查和大中型客车监管力度,办理道路客运案件286件,处罚金额65.23万元,取缔违规组客点2处。完成全市危货车辆司、押人员全覆盖检查,推进常压液体罐车治理,开罐检查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印发《绍兴市道路普通货物交通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车626辆。开展“双百”车辆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共查处“百吨王”23辆,落实“一超四罚”9起。普通公路超限率为0.57%,高速公路超限率持续低于0.01%。开展农渔用船舶进入主干航道碍航捕捞集中整治、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集中检查、水路泥浆运输整治、船舶碰撞桥梁专项治理等行动。开展驾培、维修行业专项整治。加强无证维修经营、车辆非法改装等违规行为查处,开展维修行业危险废物处置工作专项检查。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市公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的指导意见》。出台《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监管的指导意见》等管理文件。制定《2022年度绍兴市区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方案》《2022年度绍兴市区公交场站管理考核方案》。牵头修订《绍兴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推动全市航道养护管理标准化,出台全省首部航道养护检查指南。出台《关于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的通知》《绍兴市交通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并组织宣贯、培训,修订《绍兴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深化工程质量安全整治“利剑”行动,深入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开展合同履约与分包管理、公路水运工程桩基检测、公路桥梁台背回填质量等专项整治,探索“阳光分包”试点建设等长效机制。

(三)完善疫情防控管控工作机制。优化“快转运”工作机制,累计完成转运本土疫情隔离人员3342车次、17044人;先后开展市外支援任务10次,先后调派车辆880辆次;同时做好航班转运、方舱医院、核酸检测人员等运力保障工作。精细化统筹重点物资运输、货车司机防疫服务、高速公路保通保畅各项工作,开设6个货车司机防疫服务站,累计核发通行证6070张,保障运输重点货物45.7万吨。牵头援沪、市高速服务区、保通保畅三个专班,全市8个火车站及6个长途汽车站卡口、14对高速服务区均按要求实施管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2个集体、1个个人被省委组织部分别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五、实施共富提升行动,全力加快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一)提前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出行城市,积极推进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公共交通服务指数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新建公交候车亭完成161个;新建电子站牌完成55个;新增(调整配套)高铁站和地铁站周边公交站点完成42个,接驳公交线路完成29条;新增200人以上较大自然村公交线路完成21条;新增(更新)公交车辆完成327辆,新增(更新)新能源出租车完成619辆。ETC停车场完成14个。国省道起伏不平等病害点段整治完成57.95公里;桥头跳车整治完成13座。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52.04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完成365.75公里;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完成369.16公里。

(二)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组织开展2021年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自评估工作,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继续保持5A级,平均得分102.51分(部标),位居全省首位。改造城乡站立式公交226辆,新建县级共同配送中心2个、乡镇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站8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21个,优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10条。嵊州市农村物流模式入选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持续开展城市治堵、公交优先发展相关工作。优化市区客运场站布局,启用南部综合交通枢纽,配套8条公交线路。

(三)持续完善公路航道建管养体系。积极谋划推进绍兴市“路长慧”市县联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目前全市域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数据贯通。大力提升公路路况水平,上一年度全市路况水平PQI值位列全省第三。上虞区、新昌县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柯桥区入选全国15个农村公路“路长制”典型案例。绍兴市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优秀单位。柯桥区平王线获评浙江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化改造,诸永诸暨服务区被评为四星级服务区、杭州绕城西复线次坞服务区被评为三星级服务区。全年实施航道专项养护项目10个、例行养护项目17个,实现等级航道年通航保证率达90%以上、骨干航道年通航保证率达98%以上。

(四)优化交通惠民便民措施。杭绍台高速公路和绍诸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实施客车差异化收费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地铁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车位全部完成设置和投用,站点100米范围内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电单车已实现全覆盖。新修订《市区公交客运部分票价优惠措施》,市民卡乘车码与实体卡可享受同等优惠。明确绍兴籍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优待政策。继续实施船检市内通检互认工作模式,累计完成市内通检83艘次、社会化检验602艘次。

(五)做好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工作。全市累计已实现在566辆公交车上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已开通的27个地铁站上布置了54台绍兴市民卡自助售卡充值设备已实现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APP扫码购卡及充值,各站的自动售票机也已实现使用数字人民币APP购票。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美团单车、哈啰单车APP内单车场景均已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

(六)做好亚运交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亚运城市绿色智慧交通年建设行动。开展三化一平专项整治,完成省专班下发的问题点位整治266处;铁路方面前后共整治完成问题点位498处。做好棒垒球场馆测试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共投入车次428辆,运输服务13215人次。绍兴至亚运会主场馆定制公交线路已形成初步方案。牵头谋划省级交通保障精彩事项2项,分别为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2L4级别无人驾驶小巴、杭绍城际铁路(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亚运主题车站和亚运主题专列,亚运会时将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沉浸式智能体验,展示绍兴文化元素。

六、实施稳进提质行动,全力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深化交通执法能力建设。统筹依法行政工作体系,印发《绍兴市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继续开展执法能力建设“1+6”行动,举办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第二届行政执法大比武活动,积极推动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交通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危货企业信用分级精密智控”“内河水运卡口智慧信用监管”两个场景分别获全省一等奖、三等奖。牵头协调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系统考虑执法事项划转、执法人员下沉后行业监管体系的完整性、顺畅性。2022年,全市完成行政处罚案件11724件(其中公路管理8152件、道路运输3083件、港航执法452件、交通工程37件),居全省第4;罚款金额4261.05万元,居全省第5。

(二)加强行业立法普法质量提升。推动执法司法联动,已申请法院行政处罚非诉强制执行10件、行刑衔接案件1件。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推进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组织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推动开展路政宣传月、水上安全进校园、《绍兴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普法宣传活动。加强破除地方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法规政策宣传,重点宣传《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持续营造高效便利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全市“两客一危”、重点普货、港口企业知晓率100%。持续推进电子证照申领推广,通过窗口帮办、入企培训、现场执法等,扩大社会知晓度和覆盖面。年度新增港航类证照绑卡率75.26%,领跑全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实现全市通办。推进浙大件“网格化”管理,实行“一对一”监管服务,完成全省首例现场核查。规范12客位以下内河小型客船经营许可,新增小型客船投入运营审批等6个许可事项。深化内河船舶“多证合一”改革,落地首批《内河船舶综合证书》。推进政务服务办事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行政许可考试获得全省第三名,获评全省交通运输行政许可评议优秀单位。

(四)持续抓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实。制定《绍兴市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推进货车、客车等领域碳达峰工作。组织实施《2022年绍兴市重点大型客运车辆提前淘汰补助办法》,已淘汰老旧营运货车613辆、重点大型客车123辆。加快清洁能源车辆更新,新能源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比例达到68.05%,城市公交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例达到99.35%。探索新能源公务艇应用,开工建设全省首艘新能源航道养护管理艇。持续提升码头扬尘治理和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能力。全市新建美丽航道26公里,累计完成创建美丽航道115公里。

(五)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常态化开行海铁联运班线,谋划柯桥钱清公铁水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上虞崧厦作业区、嵊州城关作业区等水铁联运功能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74.6万吨、货运周转量43.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5%和12.5%;完成港口吞吐量1975.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2万TEU,“公转水”货运量达123.6万吨。累计培育定制客运班线18条,将24条客运班线、27辆班线剩余运力调整为包车运力;研究《鼓励道路客运企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企业统一大市场竞争力的实施意见》,鼓励运输企业采用“客运+旅游”、“客运+医疗”等形式开拓新兴市场。

(六)持续落实惠企纾困政策。连续4年出台支持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全年累计发放扶持资金515.7万元。动员“两企两个”市场主体争取交通物流再贷款资金,已授信9.7亿元、到位2.8亿元。会同人行、银保监部门出台支持绿色交通发展的指导意见,拓宽重货行业、航运企业融资渠道。全省率先印发交通运输企业防疫补贴政策,涉及道路普货、道路客运、港口码头等8大领域,已办理申请795个、涉及金额772.05万元。制定出租汽车新能源补助和加气补助政策,累计发放补助1484.8万元。联合市金融办印发贴息补助政策,已完成2批287家企业贷款贴息资料审核,贴息金额166.3万元。延续实施鲜活农产品免通、货运车辆高速通行费八五折、集装箱高速通行费六五折等政策,共为1020万辆车辆降低运输成本3.7亿元。



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思路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加速助力“两个先行”“五个率先”、高水平建设网络大城市、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的接续之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交通强市建设,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坚持适度超前、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统筹融合工作方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各项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围绕省、市下达的综合交通建设目标,2023年综合交通投资计划完成363.5亿元,同比增长10.8%;2023年交通有效投资力争增长8%。

一、聚焦交通强市,全力打造网络大城市综合交通标志性新成果

(一)全力以赴“加密织网”,建设谋划综合交通网多向通道。结合绍兴市交通强省标志性成果重大项目责任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工作,制定和落实至2027年的900亿实施计划。建成杭绍甬高速绍兴段主线、诸暨店口综合港区工程(一期)。重点推进柯诸高速、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235国道诸暨段、曹娥江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建设。加快合温高速公路、鄞州至宁海高速西延(新昌联络线)、甬金衢上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力争完成诸义高速公路、诸嵊高速公路工可批复。推进余虞嵊新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工作。

(二)全力以赴“扩容强网”,改造提升综合交通网通行能力。加快完善跨区域重要通道,推进繁忙通道扩容、低质路段整治、高压节点改造,全面提升综合交通通行质量。建成杭州中环柯桥段高架桥、527国道嵊州甘霖至长乐段项目。加快104国道绍兴东湖至蒿坝段、104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段、329国道上虞段、杭州中环柯桥段地面道路(104国道、329国道)等项目改造。力争实现诸永高速直埠枢纽至街亭枢纽段改扩建、甬金高速增设金庭互通项目全面动工,甬金高速改扩建、杭甬高速越城段局部抬升(含便道)等项目开工。谋划推进527国道新昌巧英至大市聚段、527国道嵊州至东阳段、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绍兴段)、滨海连接线(沙地洋—新三江闸)和杭甬高速公路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

(三)全力以赴“融合联网”,完善优化综合交通网运行效率。重点加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间“干支衔接”。通过加快在建或已规划高速公路的建设、既有农村公路的提升和待争取的规划高速公路实施推进等途径,尽快实现全市“镇镇15分钟上高速”目标。2023年通过在建的杭绍甬高速和长宅公路改造工程分别实现上虞区盖北镇、谢塘镇,嵊州市贵门乡“15分钟上高速”目标。加快完善轨道交通、公交、慢行系统,促进“三网融合”发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交通“一网通勤”便捷化。指导开展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前安全评估、公交配套衔接工作。重点推进区域公交线网优化、县域公交线网空白布点、与高铁地铁站公交接驳线设置和调整等。2023年完成新改建城市公交停靠站90个,优化完善公交线路16条,其中优化、新增三区间公交线路4条,延伸县域公交线路6条;新增地铁站、高铁站接驳公交线路6条。地铁站点半径50米内公共自行车(含共享单车)站点实现全覆盖。

二、聚焦除险保安,着力深化行业平安稳定治理行动

(一)开展“除险保安强化年”活动。深刻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维稳安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国15条”“省25条”“市35条”,充分认识后疫情时代安全生产的严峻复杂形势,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建设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开展各行业各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努力实现“遏重大、控较大、减总量、提本质”。以杭州亚运会和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为契机,着力破解安全生产底数不精准、安全生产职责边界不清晰、安全生产基础不扎实等问题。推进“百名企业主讲百堂安全课”等做法提质扩面,开展城市客运企业“两类人员”安全考核,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深化在建交通工程安全整治行动。加强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压实建设单位和其他参建单位主体责任,严防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巩固在建工程领域违法转分包、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持续深入开展质量典型问题“挂牌揭榜”活动,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经验。持续开展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健全重大交通工程风险管控体系,加强施工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管理,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全覆盖。持续推进“浙路品质”三大场景和“安全码”场景的贯通使用,督促指导辖区内重点工程覆盖应用。多渠道收集工程建设领域违法线索,实现重点工程重点部位远程云上监控全覆盖。

(三)深化公路和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治理行动。完成9处公路省市级交通事故点段治理。强化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监管。加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重点强化桥隧管养情况监督,确保国省道消灭4、5类桥隧。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落实《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完善工作联席协调机制,确实沿线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四)深化水上交通安全突出问题集中治理行动。督促各乡镇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航道现场检查,骨干航道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探索构建涉水部门联动执法新模式,重点打击进入航道非法捕捞、渔船“船图不符”“船证不符”、游艇、摩托艇赛艇擅自进入主航道等行为。

(五)深化道路客运和城市客运安全整治行动。继续用好客运智控指数、“打非治违”平台等数字化手段,持续打击非法营运。加强租赁车行业监管。贯彻落实《绍兴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和各项配套制度,加强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督促公交企业保护一线司乘人员权益,合理安排工作时长,加强安全行车教育。

(六)深化道路货运领域安全整治行动。危货方面:继续开展智控指数评价,鼓励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危货公共停车场建设。普货方面:试点网格化管理,指导企业从基础业务入手规范企业管理。加强对行业、企业、驾驶员的动态监测。治超方面:强化电子围栏管控,加强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对“双百”重点车辆的精准布控,延伸打击车货总重80吨以上车辆,持续开展源头治超和“一超四罚”,普通公路超限率保持在2%以下。迭代升级“数字治超”系统,推广防强光灯遮挡车辆识别摄像系统,加强现有库存数据归类整理并逐步消纳。

(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汛期、台风、强对流、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应对,确保“不死人、少伤人”。建成并运营市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规划布局县级基地。做好道路运输应急运力配置工作。加强与社会应急救援机构协作,开展水上救援。推进“救在身边 交通救护伴行”专项行动,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培训、急救设备配备,组建行业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

(八)做好维稳安保工作。加强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及时防范化解问题矛盾,确保行业持续平安稳定。及时出台行业纾困举措,加强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权益保护。重点做好杭州亚运会等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维稳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和交通数据安全。

三、聚焦创新驱动,重点突出数字科技创新实战实效

(一)协同推进交通数字化改革。指导、督促各专班抓好在建场景建设进度及应用推广工作。“非法营运车辆智慧查控”(“数字打非”二期)、“营运车辆进出一件事”等场景力争在第一季度完成建设和推广;“学驾一件事”、“浙路智富路长在线”、自动驾驶应用等场景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功能建设并投入运行;重货领域“碳效码”、“内河水路运输信用监管”等场景力争在第一季度完成项目招标。积极推动航道设施数字化改革项目先行先试。新承接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化平台、交通运输数据治理服务项目、营运车辆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项目在预算到位后启动建设,争取在2023年底前完成建设。同时,坚持以业务为牵引,积极谋划省交通运输厅第三批社会与基层试点场景,重点突出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根据预算和预审情况,适时启动建设,力争有试点场景在省、市数字化专题会议上演示或在数字化改革动态上刊登,争创更多“最佳实践”“最佳应用”项目。

(二)抓好省级重大应用贯通。明确省厅统建要求贯通的重大应用的市级责任主体,建立系统内通报制度,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保持我市各项智控指数排名持续走在全省前列。针对市、县在建或已经建成的试点场景,研究、制定全市贯通应用方案。

(三)持续跟进综合交通产业培育。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市统计局、市经信局等部门,跟进我市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目标,制定全市综合交通产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将重要任务纳入交通强市考核内容。重点推进自动驾驶产业,牵头推动更多自动驾驶场景落地,推进镜湖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打造跨区域杭州亚运接驳线,参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量产试点城市申报,制定并印发自动驾驶相关规章制度等。与“区域经济大脑”对接,将自动驾驶产业纳入汽车及零部件重点产业集群模块。稳步推进民航产业发展,牵头做好我市民航相关工作。

(四)加强交通科技力量储备。建立科技质量标准化工作队伍,紧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依托在建工程,积极参与科技项目,特别是参与重点科技攻关工程。强化数字化改革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示范应用,在数字化改革场景中嵌入、整合新技术、新工艺,争取数字化试点场景参评科技项目,通过实际应用体现实战成效。

四、聚焦“共同富裕”,继续提升城乡交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按照创建“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牵头20个部门完成顶层设计、设施完善、网络优化、服务提升、绿色低碳、智慧升级、安全保障等等七方面的年度工作。机制方面,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绍兴市关于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政策及公交补贴政策(2022-2024年)和服务质量考核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公交资产成本、财政绩效考核工作,协同化解公交集团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政策的中期评估,研究市区公交票价调整方案。设施方面,根据新一轮市区公交规划,明确近期市区公交场站建设实施方案,重点为确定上虞区全域和越城区部分区域的场站选址及建设计划。结合省、市民生实事和城市治堵年度任务,有序推进公交车辆更新,公交站点、无障碍公交站台、候车亭、电子站牌更新和建设工作。服务方面,配套杭州亚运会,推出1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路和1条轨道全自动运行线路。指导做好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轨道交通1号线服务质量评价、督查检查等行业管理工作。研究轨道交通补贴及考核政策。继续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出行和运输领域的覆盖面和使用率提升等。

(二)提升农村交通运输质量。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40公里,养护提升农村公路350公里。打造创新多元的融合发展体系,继续指导推进“四好农村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公路路衍资源开发利用。巩固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指导创建示范乡镇10个。继续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密城乡二级公交网络,通过优化线路、加密班次等,巩固“村村通公交”成效,提升“村村通公交”向较大自然村(常住人口200人以上)延伸。新改建农村公交候车亭70个,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90%以上。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继续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村级物流网点建设,发展客货邮融合公交线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继续保持5A级。组织开展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以及交通运输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

五、聚焦“行业质量”,加快谋划构建综合运输新发展格局

(一)全面提升客运行业服务管理水平。优化整合市区客运站资源,用好南部交通枢纽客运站,优化客运包车行业管理。开展道路客运行业基础摸排和对策路径研究,研究现有县际班车公交化改造方案,推动全市域公交一体化建设。探索包车与班车之间运力转化机制,持续规范租赁客车管理。推动出租汽车网巡融合发展,按照《绍兴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办法》,定期组织开展全市网约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第三方服务质量测评,及时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网约车行业基本情况以及服务质量测评结果、违章投诉处理情况等信息,维护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全面提升货运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充分借力多式联运建设机遇,加快谋划柯桥钱清公铁水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上虞崧厦作业区、柯桥向前作业区曹娥江码头、诸暨姚公埠作业区、嵊州城关作业区等项目,协助项目主体积极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库并争取省级支持。继续优化绍兴新港作业区选址方案,集中力量突破上虞杭州湾出海码头、上虞杭州湾产业基础配套提升等项目。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结合交通碳达峰工作,推动道路货运行业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公转水、公转铁持续发力,重点发展海铁联运,完成《深化“四港联动”发展推进运输结构优化实施方案》任务。制定完善货车淘汰补助等相关政策及配套细则,梳理完善重货“碳效码”、货运企业“小升规”、“1+9”等相关政策事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加强各项纾困政策宣贯,督促属地加快奖补扶持政策兑现。结合“浙运安”应用中对危货企业分级分类评价结果,指导全市危货运力准入相关工作。

(三)全面提升道路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水平。实施高速路面大中修里程80公里,实施普通国省道养护大中修工程约20公里;确保国省道公路消灭4、5类桥隧,3类桥隧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三化一平’”整治成果。加强航道养护管理,创建美丽航道25公里,提升航运能力和沿线环境,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按照《绍兴市新一轮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工作清单(2022—2023年)》要求,牵头落实好交通保障及专项整治协调组相关工作,确保亚运会各项任务高质量推进。

六、聚焦“能力提升”,纵深推进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

(一)持续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健全依法行政工作体系,部署开展交通执法规范建设和能力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推动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实现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全面整治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担当不力等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加强跨层级、跨区域执法联动,深化在治超、“数字打非”等关键领域的多部门协同治理体系,加强“一超四罚”、行刑衔接和强制执行。加强信用交通建设,协调综合改革创新,研究探索“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后综合执法部门、乡镇执法部门与行业专业执法部门的机制。积极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减少行政矛盾纠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持续提升法制监督服务水平,深化省法治交通系统平台应用,推广省信用管理系统,推动对执法人员信息动态管理。

(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车辆“一件事”2.0版,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提升绍兴交通便民品牌效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事项对应的取消、承接等工作,做好权限下放后的监督指导。持续推进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本地异地同步,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开展迎亚运交通窗口服务提升,以涉亚运事项审批为重点,建立完善“一对一”联络服务机制,积极开展“帮助办”“就近办”“上门办”等,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率。

(三)持续推进交通统计能力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发挥统计在了解行业、管理行业中的作用。牵头部署各区、县(市)局建立统计体系和制度,指导、督促各地的一套表填报企业建立填报制度、健全台账资料,夯实统计数据基础。制定统计专项考核细则,及时亮晒,压实主体责任。

(四)持续推进交通作风能力建设。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立足“红色根脉”独特资源优势,紧扣迎接“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不断创新学习宣传贯彻的平台、载体、抓手,打好学习宣传贯彻组合拳。及时开展巡察问题“回头看”,统筹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做到以巡促改,把巡视成果用好用足。围绕企业、基层实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加大对督查事项落实情况的跟踪提醒和情况通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省市各项考核目标任务。进一步制订完善干部职工问责追责相关制度,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推动责任落实机制化、常态化;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等作风建设有关要求,严肃查究“四风”,坚持抓早抓小,防止变异性、隐蔽化问题反弹回潮。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推动办好各项交通民生实事,用为群众办事的实际成果、群众的真实评价检验交通工作成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