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2335/2023-001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日期: 2023-09-2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市交发〔2023〕94号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10-26 09:17 信息来源: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各区、县(市)交通运输局:

为推进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打造“浙里畅行”金名片,现将《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9月28日    

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

2023-2027年)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2023-2027年)》和《绍兴市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全面推进绍兴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项工作,全力打造“浙里畅行”金名片,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紧扣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要求,立足开路先锋使命定位,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引领和兜底保障作用,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全力支撑绍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围绕实现“浙路通畅、浙路好运、浙路绿美、浙路智富”的可感知图景,2025年底,基本形成“浙里畅行”品牌;基本建立“3个1小时交通圈四好农村路2.0版、物流通达、城乡运输、绿色出行、营商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格局;形成一批市县试点和最佳实践;一批关键指标稳步提升,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100%、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88%、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超过94.6%、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过86%等;交通共富指数超85分。

2027年底,“浙里畅行”品牌成色进一步擦亮,六大标志性成果全面实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最佳实践全面形成;一批关键指标取得实质性进展,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100%、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3%、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超过94.6%、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86%等;交通共富指数超90分。绍兴成为交通服务获得感较强、群众满意度较高地市之一。

主要指标表(25项)

序号

维度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

2025

2027

1

3“1小时交通圈基本全覆盖

3“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

%

100

100

100

2

高速铁路里程

公里

229.7

229.7

240

3

铁路里程

公里

347.1

410

420

4

铁路县(市)通达率

%

100

100

100

5

高速公路里程

公里

564.7

610

650

6

15分钟上高速公路乡镇通达率

%

80

84

≥85

7

10万人以上城镇高速公路通达率

%

0

0

100

8

二级及以上公路网面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26.7

28.1

29.4

9

普通国道一级公路占比

%

45.2

90

100

10

四好农村路”2.0全域示范

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

%

94.6

≥94.6

≥94.6

11

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

%

84.9

≥86

≥86

12

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

%

89.8

91

92

13

物流通达能力跃升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

%

14

13

12

14

内河集装箱吞吐量

(指标将按照《绍兴港总体规划(2020-2035)》批复调整)

万标箱

9.2

10

15

15

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数量(指标将根据省客货邮融合相关工作考核指标调整)

1

3

≥3

16

高品质城乡运输

城乡公交一体化率

%

85.3

90

93

17

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行时速

公里/小时

17.8

20

20

18

通用机场航线数量

5

8

10

19

高质量绿色出行

主城区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比例

%

90.4

95

98

20

高速公路低碳服务区占比

%

0

20

30

21

内河水上低碳服务区占比

%

0

25

50

22

设区市主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

%

69.6

75

76

23

交通营商环境最优市

非现场执法比例

%

54.5

60

65

24

司机之家数量

8

12

14

25

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2025年和2027年目标暂以省指标为准)

/

2.49

1.6

0.95

二、标志性成果

围绕“设施通达、服务优质、绿色低碳、治理高效”4个领域先行示范,实施22项重点工作,形成6大标志性成果,共同支撑“浙路通畅、浙路好运、浙路绿美、浙路智富”可感知图景的实现。

(总牵头:局规划处)(一)3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全覆盖。通过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铁路、轨道等高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省域、市域和城区“1小时交通圈”人口全覆盖。

1.构建融杭联甬市域通达的现代公路网。加快跨区域重要高速公路建设,推进繁忙通道扩容改造,加密绍兴市域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五横五纵五联”高速公路网布局。推进杭绍甬高速、柯诸高速、诸嵊高速鄞州至宁海高速西延(新昌联络线)甬金衢上高速绍兴段、合温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甬金高速、诸永高速等项目改扩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0公里,实现各区、县(市)拥有三条以上高速公路,10万人以上城镇高速公路全通达,15分钟上高速公路乡镇通达率超85%。聚焦提升网络化水平、优化路网等级结构,新改建普通国省道约160公里、总里程达1000公里,普通国道一级公路占比100%,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65%,二级及以上公路网面积密度达29.4公里/百平方公里。

2.完善内畅外联的干线铁路网。强化与国家高铁网、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衔接,提升与周边中心城市通达能力,推动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干线网形成“井”字形主骨架,都市圈城际及市域铁路网形成“一环多连”网络布局,重点推进金甬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等项目建设,高速铁路里程达240公里,铁路里程达420公里,实现铁路和高铁县(市)通达率100%。

3.建设“轨道上的绍兴”。聚焦服务城市中心区,加速三区融合发展,建设轨道上的绍兴,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安全、便捷高效和大能力运输优势,重点推进绍兴轨道交通二期项目建设,编织多制共营、杭绍甬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建成31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85公里,轨道交通出行覆盖越城、柯桥、上虞三区。谋划萧山机场至诸暨城际铁路等都市圈城际铁路。

4.推动通江达海的内河港口航运网。立足全省“三主五重二十一区”的内河港口总体布局,修编批复《绍兴港总体规划(2020-2035)》,聚焦“一港七区”港口功能定位,强化与国土空间和城市产业布局协调衔接,加强港产联动、港城联动、海河联运发展,逐步构建“外畅内联,贯通全域,全面协同,通江达海”总体发展格局。积极推动现有港口功能优化和转型增效,大力培育“前港后市”“港口+园区”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杭甬运河、滨海连接线等内河千吨级航道主骨架,到2027年,新增千吨级航道里程30公里。

5.打造杭州湾区域性现代化枢纽节点城市。推动全市客货运枢纽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公交、轨道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换乘中心。加快推进高铁绍兴北站TOD项目、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上虞区车辆段上盖开发TOD项目、诸暨客运站综合枢纽化改造项目、柯桥轻纺数字物流港、杭绍临空经济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新昌数字物流园等项目谋划建设。强化高快路网和城市路网的快速联系,实施绍兴市区快速路二期建设规划,形成市区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快速路网比例达100%,综合客运枢纽平均换乘时间缩短至7分钟。

6.推动市际区域交通一体化。以柯桥、诸暨为桥头堡,推动绍兴融入杭州都市区,以上虞、嵊州—新昌、滨海新区为桥头堡,构建杭绍甬舟物流大通道。建立重大项目协同推进长效机制,全面加强项目规划、建设标准、推进时序等方面对接。推进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杭绍甬高速、柯诸高速、杭州中环绍兴段、235国道诸暨段等高快速路融杭主通道建设,以及金甬铁路、甬金高速绍兴段改扩建、甬金衢上高速及新昌联络线、329国道上虞段、527国道嵊新段等一批联甬主通道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一张网”“一票制”“一站式”的杭绍同城轨道交通出行服务。

(总牵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二)“四好农村路”2.0版全域示范。“四好”理念、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建成“畅达、平安、智慧、共”的“四好农村路”2.0版,综合水平保持全省领先,打造具有“绍兴经验”的样本。

7.推动农村公路新改建,建设畅达“四好农村路”。指导各区、县(市)编制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结合普通国省道规划调整,加强与国土空间、旅游发展、乡村建设等规划有机衔接,优化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的规模、结构与布局,促进交通设施与经济、文化、旅游、生态等充分融合。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推进农村公路与森林防火巡护道共同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超94.6%、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86%、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超90%。

8.推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建设平安“四好农村路”。完善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加强乡级管理站规范化建设,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探索构建农村公路长寿命周期科学养护体系等多种形态、分工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生产组织模式,迭代管养装备与技术,深化轻量化自动检测装备应用,实现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面自动化检测覆盖率达100%。实施养护工程2200公里,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保持92%以上。

9.推动农村公路数字化,建设智慧“四好农村路”。根据省统一部署,推广应用农村公路综合一体化平台,强化全过程智慧管理,深化推进路长在线应用场景,确保县、乡、村三级路长到位率、履职率100%,全面落实路长“巡查、反馈、协调、处置”数字化闭环管理。同步依托省浙路智富平台“项目在线”、“考核在线”等功能模块,全市农村公路智慧管养覆盖率达到100%,形成科学高效、协同联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进城乡公交一卡(码)通行,建制村城乡公交电子支付全覆盖,县级城乡公交数字化服务及监管系统全覆盖,实现农村公路数字管理“一张图”、公众出行“一网通”、农村物流“一键达”。

10.推动示范创建行动,建设共享“四好农村路”。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示范县、示范乡镇和最美农村路创建活动,强化示范乡镇复核巩固力度。培育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乡村休闲、特色经济等主题的美丽农村路。进一步创新载体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比例达60%,“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比例、省级示范县比例、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数量保持省内领先。

(总牵头:局运输处)(三)物流通达能力跃升。调整运输结构、提升航运服务能力,畅通农村物流,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12%,形成内外联通、运输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11.发展“四港”高效联动模式,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以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为目标,坚持集约高效、融合联动,推进标准联接、信息联网、多式联运。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鼓励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引导适箱货物“散改集”,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万标箱(指标将按照《绍兴港总体规划(2020-2035)》批复调整)。衔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深化与省海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加快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内河港口,建成投用诸暨港区店口作业区、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柯桥港区向前作业区曹娥江码头等集约化规模化公用作业,形成嵊新、诸暨两翼综合枢纽。推动公转水、集装箱多式联运,水运货运量、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全市大宗货物“公转水”量稳中有升。

12.提升航运服务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海河、公水、铁水等多式联运机制发展,用好“1+9”物流扶持政策,放量水运潜能,着力发展开辟新内河集装箱航线。推进北斗导航、人工智能、5G网络等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创新应用,做好“港航一张图”建设相关工作,建设智慧航道45公里。优化船舶过闸流程,加强码头作业和船闸联合调度等智慧化管理,深入推进船闸运行考核和补助政策落实,促进水路运输降本增效。

13.深化农村物流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客货邮物流网络体系,加速拓展以客带货线路,到2027年提升改造“多站合一”乡镇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站20个以上,“一点多能”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00个以上,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15条以上,积极培育农村物流样板县与服务品牌,累计创建浙江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不少于3个(指标将根据省客货邮融合相关工作考核指标调整)

(总牵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四)高品质城乡运输。从城乡公交、城市治堵等方面提升城乡居民出行的便利度,促进交通运输服务的均等化。

14.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农村公交客运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交客运发展长效机制,扩大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程度。推进城乡公交站点建设,鼓励“路、站、运”一体推进,实现建制村公交站点通达全覆盖。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交下乡”和“镇村公交进城”,丰富农村公路文化内涵,新开或改造旅游专线5条。老年人、儿童、中小学生等特殊人群享受城市公交优惠政策。制定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规范,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3%。

15.进一步加强城市治堵攻坚。配合完善便捷高效的城市路网,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分门别类,因城施策,配合实施差异化治堵政策。优化常规公交场站、线网布局,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片成网,优化发车频次、运营组织、信息服务等,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主城区机动化公交分担率达35%以上,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行时速超20km/h。配合健全交通违法整治长效机制,加大违法停车、违法变道和占道等影响交通秩序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16.持续推进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通用航空发展全力打造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完成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招商服务措施。深化开拓通航旅游鼓励新昌万丰加大“空中唐诗之路”旅游项目推广力度,吸引省内外游客在航空小镇体验飞行,积极引进驻场单位打造万丰航空飞行体验品牌。柯桥鉴湖直升机场继续结合当地特色文旅项目,推进鉴湖机场-会稽山-枫桥镇和鉴湖机场-富阳-临平-安吉特色精品空中观光航线落地。到2027年全市通用航空航线数量达10条。

(总牵头:局运输处)(五)高质量绿色出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助推公共交通提档升级,助力运输结构提质优化,全面发展可持续的交通出行新局面。

17.建设国内一流公交服务体系,全力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探索县级城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加快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全市主城区比例达98%。鼓励绿色出行,设区市主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76%。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和运力配置,完善公交枢纽站、公交站点、停保场、候车亭等配套服务设施,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率超80%。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品质,提高公共交通换乘便捷度,缩短候车时长,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率达90%以上。

18.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运输装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车辆、船舶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配合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达到省定要求。加快建立内河航运现代化体系,大力推广纯电动力旅游船舶应用,扶持新能源运输船舶研发试点。优化交通沿线充换电设施布局,高速公路低碳服务区占比达30%、内河水上低碳服务区占比达50%。创新“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综合推进体系,迭代“交通碳达峰”应用。

(总牵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六)交通营商环境最优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交通运输领域民生实事,持续改善提升服务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执法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全领域营商环境,深化信用交通建设,全力打造“一号改革工程”

19.持续改善提升法治服务和执法环境。推进全行业“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继续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工作,优化全市通办服务机制,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研究推进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涉路施工许可、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办理等简易事项“白名单”“自动审批”制度,推动市内大件运输事项“属地办”。持续深化内河船舶“多证合一”改革,持续推动12客位以下小型客运船舶纳规管理。拓展“柔性+阳光”执法模式,优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广“轻微免罚”告知承诺制、说理式执法、非现场执法等模式;非现场执法比例达65%。

20.做好便民无忧出行服务。推广应用网约车、道路货运等智控平台,构建部门联动、数字赋能、异常监测、权益保护机制。建立货车司机关心关爱服务品牌,完善船员、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工程建设人员等重点群体关爱保障机制,建成“司机之家”14个。推进交通运输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出行服务保障,实现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水路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加大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投放力度,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客流密集场所全覆盖。

21.推进“交通+”融合创新模式。推动“交通+”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交通经济,推进经信、交通协同发展,组建交通产业联盟,拓展省级示范园区。培育“交通+”新技术,推进交通新基建,统筹布局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加快形成领先技术、成套解决方案和标准体系。培育“交通+”全景旅游,塑造通景高速、美丽富裕干线路等品牌;擦亮内河省级精品旅游航线名片;塑造通用航空旅游模式,打造低空精品旅游航线。培育“交通+”节点经济,探索开放式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

22.打造平安交通。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稳中有降,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降低至0.95人/年(2027年目标暂以省指标为准)。提高公路应急救援保障能力,高速公路一般及以下交通事故施救时间缩短至55分钟以内,一般灾害下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抢通平均时间缩短至10小时。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实现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警告标志和路侧护栏全覆盖,危桥病隧当年处治率达到100%,1、2级危险边坡动态清零,农村公路安全精细化管理覆盖率达100%。加强城乡公交运行安全监管,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100%,县域城乡公交责任事故死亡率低于0.05人/百万车公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综合统筹协调职能,成立市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浙里畅行”工作专班,加强重大任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加强与省级部门、市级相关部门对接联动。区、县(市)级层面参照组建“浙里畅行”工作专班,细化区、县(市)层面“浙里畅行”工作方案。

(二)健全工作体系。构建“工作方案+任务清单+专项攻坚+机制保障”推进体系,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节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实施机制,形成全市交通服务共同富裕季度例会制度,跟踪重点工作以及县(区、市)标志性成果工作。推进县(市、区)、乡镇等积极争取共富试点,建立试点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定期跟进指导项目创建。

(三)注重评价激励。紧密融入市级综合考评、督查、晾晒体系。注重交通共富指数总牵引和指挥棒作用,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引导县(区、市)部门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加大特色亮点和工作经验提炼总结,宣传报道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1.“浙里畅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3-2027年).docx

          2.“浙里畅行”重大改革清单(2023-2027年).docx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