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吸取南京疫情教训,从严从细从实推进疫情防控措施,绍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迅速行动,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管理工作。 一是迅速落实抓好部署。市交通执法队充分认识当前疫情形势的严峻性,根据省市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议,向各区、县(市)和市队各科大队传达《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绍兴市防控〔2021〕29号文件)、《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持续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各地各部门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文件精神。 二是严格车站疫情防控措施。督促运输企业按照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第四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全市客运站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对进入车站的旅客必须经过测温、查验健康码、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检查,同时做好车站候车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通风工作。在原先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目前各车站已按要求对进入车站的旅客查验疫苗接种情况,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旅客要求提供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按有关规定移交防疫部门。 三是暂停高风险地区班车。目前,我市已暂停嵊州至南京、柯桥至宿迁、绍兴至扬州等三条客运班线。省际包车已设置为人工审核模式,暂停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包车审核。减少省际包车活动,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确保人员可追溯,强化查验健康码、戴口罩、车辆消毒等措施。 四是建立公交疫情防控“五有一网格”体系,优化公交车验码过程中遇“红黄码”乘客应急应对机制,建立规范的“驾驶员-车队-公司”三级标化处置流程,保障市民群众公共出行安全感。落实并固化每日上岗前驾驶员测温等防疫工作措施。 五是加强出租汽车疫情防控。提醒驾驶员营运时佩戴好口罩,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做好车内通风、消毒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各区、县(市)交通执法队强化疫情防控的监管执法,堵塞疫情防控漏洞,在客流密集区域检查出租车驾驶员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改正。同时督促各运营企业和平台加大自查力度,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储备口罩、消毒液、红外体温计等防控物资。 六是落实驾驶员培训和从业资格教育防疫措施。及时向各培训点和考点传达最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绍兴市交通职校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按照“预约+亮码+测温”模式开展从业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加强考场考务人员、工作人员、参考人员健康监测工作,落实每日健康打卡和测量体温工作;调整培训考试模式;做好公共场所及教学车辆通风消毒;每场理论考试,参考人员不得超过考场电脑数量的50%,确保人员间距不少于1.2米等,确保我市从业资格考试安全有序进行。 七是强化冷链货运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加强货运站场验码测温,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提醒督促从业人员到所属社区接种新冠疫苗。继续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措施,从严把好运输重要环节检查,筑牢冷链物防环绍护城河。进一步健全入境物品闭环管理机制,要求进口车辆配件单位落实配件消毒。 八是加大日常路政巡查力度,重点强化服务区(停车区)防疫工作监督检查,督促服务区(停车区)认真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在综合楼入口处落实专人严格执行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规范佩戴口罩等规定,做好人员密集区域的日常保洁和通风消毒工作;关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每日开展岗前体温检测和登记;切实加强边区管理,严禁非服务区(停车区)从业人员、非高速公路相关行业监管人员进入,严格落实进出边门人员、车辆登记、测温、亮码等措施。 九是进一步压实港口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港口企业积极开展自查工作,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五有一网格”要求,筑牢港口防疫防线;紧急排查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驶入的船舶靠泊绍兴港口码头,通过船舶进出港报告系统、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对7月1日之后进绍兴辖区的所有船舶进行摸排,摸排船舶1766艘次;从南京港始发至我市内河港口,目前仍在我市的船舶有两艘,已按疫情防控部门要求每天测温上报船员体温。督促水路客运企业按照景区防控要求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同步做好测温、实名登记、消毒、隔离设施完善等相应举措,从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十是开展疫情防控督查检查。从8月2日起,市交通执法队领导带队,组成6个检查组,对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督查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企业、车站、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交通在建工程开展督查。重点抽查公交车、“两客一危”车辆、出租汽车、网约车、普通货车(冷链运输)、客货船舶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下发各区、县(市)进行整改,严肃处理违规企业和车辆,市队组织回访销号,形成闭环管理。 下一步绍兴市交通执法队将按照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措施保障,利用联网联控系统和“两客一危”数字打非系统,做到严密防控,精准智控,坚决打击“黑车”“黑点”,严查违反停运规定的车辆,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各项防疫措施,确保不出疏漏。
|